露點溫度:在空氣所含水氣量(含濕量)不變的情況下,經過冷卻降溫而抵達豐滿狀況時的溫度稱為露點溫度。它是一種檢測壓縮空氣體系干燥度的溫度,換句話說,就是空氣中水分凝結成水滴的溫度。冷庫露點溫度越低,壓縮空氣中所含的水分就越少。空氣在露點溫度下,相對濕度達10%,此刻干球溫度、濕球溫度、豐滿溫度及露點溫度為同一溫度值。
在空氣調節技術中,當空氣經過冷卻器或噴淋室時,有一部分直接與管壁或冷凍水接觸而抵達飽滿,結出露珠,但還有相當大的部分空氣未直接接觸冷源,雖然也經過熱交換而降溫,但它們的相對溫度卻處在90% ~95%左右,這時的狀況溫度稱為機器露點溫度。
蒸發溫度:從制冷本身的意義上來看,制冷是制冷劑在蒸發器中某一個壓力下,制冷劑液體歡娛吸熱而發作的冷效應。這個壓力即為蒸發壓力,在該壓力下所對應的制冷劑豐滿氣體的溫度稱為蒸發溫度。制冷設備中,蒸發溫度不能直接量出,它是通過蒸發壓力來標明的。
冷凝溫度:蒸發汽化后的制冷劑,在冷凝器內必定壓力條件下被冷凝成液體時相應豐滿溫度稱為冷凝溫度,相對應的壓力稱為冷凝壓力。冷凝溫度的凹凸取決于環境條件,以及壓縮機容許的排氣溫度和壓力。冷凝溫度的凹凸對壓縮機制冷量影響很大,在蒸發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冷凝溫度的前進,意味著相應豐滿壓力的升高,壓縮機的壓縮比將增大,單位質量制冷劑產冷量則會削減。
臨界溫度、臨界壓力:各種氣體都有一個特別的溫度,在這個溫度以上,無論怎樣增大壓強也不能使氣體液化,這個溫度叫做臨界溫度。臨界溫度時,使氣體液化所需的壓力稱為臨界壓力。由于氨的臨界溫度為132.4℃、臨界壓力為11.298MPa,故在一般制冷條件下的冷凝器內,用常溫下的空氣和水都可以使其冷凝成液體。但R13的臨界溫度僅為28.7℃,故用一般條件下的空氣和水來冷卻,就難以使之液化,因此在一般制冷設備中應該選用一些臨界溫度高的制冷劑是比較適合的。
更多傲藍冷庫倉儲管理軟件及冷庫管理資料,請關注傲藍冷藏庫管理軟件官網。